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有着整个非洲最大的贫民窟——基贝拉贫民窟。
肯尼亚内罗毕有着万+人口
但是有非常多的人非常贫困,只能生活在贫民窟▼
基贝拉贫民窟里,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底居住着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各方给出的数字从35万到万不等。
可以知道的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挣扎在生死线上。暴力、强奸、洪水、艾滋病的泛滥……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基贝拉居民的生命。
基贝拉的居住密度,衬出苦难的密集度
(横屏,图:KiberaTrust)▼
从天堂俯冲到地狱
位于东非高原的肯尼亚,是人类物种的诞生地。人类的生理结构,就是为了适应肯尼亚的环境而进化出来的。这里气温终年凉爽适宜,最高温28度,最低13度。
这里,也是许多生灵的栖息之地(图:Flickr)▼
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一年四季赤身裸体,但却几乎从不生病。后来的英国殖民者也发现,这里出生长大的孩子都极为健康。而且由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抑郁症患者到这里都会变得开朗起来。
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和其他民族,本来应该是快快乐乐的过着部落生活,每天放放牛、打打猎。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伊甸园”,如今变得面目全非。
马赛人身材普遍高挑,有一双大长腿
(图:shutterstock)▼
19世纪末,德国和英国各自在在东非建立了殖民地,为了更好的掠夺当地资源,英国决定修建穿越肯尼亚的乌干达铁路。
英国人想在南北方向上打通自己的非洲殖民地
德国的坦桑尼亚显然是一个“绊脚石”
此外,乌干达-肯尼亚的通海铁路很重要▼
这条殖民时期遗留的铁路沿用至今
还会从基贝拉缓缓穿过(图:Flickr)▼
在修建铁路的时候,劳动力问题让英国人犯了难。众所周知,此时大英帝国如日中天,对内剥削劳工和破产农民,对外剥削殖民地劳苦大众。可肯尼亚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让擅长剥削的英国殖民者竟无从下手。
那时的肯尼亚各部族人均文盲,看过跳大神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当时整个英属东非,惟一算得上受过教育的人群,是来自索马里的穆斯林,他们很多都能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出“真主至大”,但也仅此而已了。
如今,教育在这里仍是稀缺资源(图:壹图网)▼
就这样的知识水平,想把他们培养成为能修铁路的工人,除非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义务教育体制。可问题是,英国人来肯尼亚是来殖民掠夺的,又不是来当带善人的。
于是,为了能让铁路修建工作正常地进行下去,英国人从英属印度殖民地引进了大量任劳任怨的印度劳工。
这批劳工大约有人,由于印度当时还爆发了一场瘟疫,每个劳工在上船之前还要在隔离营地集中隔离14天。
印度劳工通过自己修筑的铁路,前往施工现场
(图:壹图网)▼
铁路修建期间,劳工们在铁路沿线一处低洼的沼泽地修建了补给站,用来调度车辆、存储建筑材料,以及给劳工提供休息的场所,这块被称为“内罗毕”的地方很快修了一个车站。
这一站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就遭到很多反对。因为内罗毕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而且也不适合农作,没什么发展前途。这也是后来基贝拉贫民窟居民面临洪水挑战的主要原因,但当时的英国官员坚持己见,于是内罗毕这座城市,就这么落成了。
每年雨水季,对内罗毕的穷人来说都是一道坎
(图:kahawatun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