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帕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洲电影有多野这帮贫民窟的演员低成本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说起电影这个话题,想必每个人心里总是埋藏着几部电影。它不只是给予观赏效果,而且其内容情节,甚至只是一句台词,都是可能影响自己的一生。

正是因为电影能够和观众产生共鸣,所以很多个国家都将电影作为一个文化输出,让其他国家的人通过这个途径了解自己的文化。

当然,今天并非说我国和欧美等在国际上早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影,而是来自非洲的电影。

在非洲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有一家电影企业于年成立,名为拉蒙电影制作公司。关键这是诞生在贫民窟瓦卡里加的电影公司,因此也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别称:“瓦卡莱坞”。

在贫民窟里拍电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话,即使拍出来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看那种粗制滥造的成品。然而创始人艾萨克可不是开玩笑。

制作电影需要设备,怎么办?一开始艾萨克只有一台陈旧的照相机用来拍录像。

但制作电影需要录像的剪辑,因此艾萨克报名了一个“电脑维修培训班”,但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所以学了一个月后就自愿退出。

不过艾萨克目的很明确:“只要学会怎么组装电脑就可以了”。紧接着他四处寻找配件组装了一台电脑。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视频剪辑,同时也会观摩其他电影的拍摄手法,模仿其录像运镜。

之后他终于攒足钱买了一台摄像机,同时在贫民窟里租了一个院子,将几个房间分隔出道具室,排练室,剪辑室等。

有了最简单的设备,演员怎么办?没有钱谁愿意参与电影?艾萨克只能寻求朋友或者邻居的帮助,对于抱有编剧梦想的人他也会主动提出免费将其剧本拍成电影。

就这样,聚集在艾萨克身边的都是那些根本就没有接受过影视训练的人。他们不介意简陋的外景,或者说,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成为拍摄的场地。

不过由于“演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因此白天他们可以是医生,可以是保安,甚至是菜贩,补鞋工。

一幕拍完了,彼此就会抓紧时间聚在一起讨论剧本,希望拍出更好的效果,之后就各自回到岗位,变成一个“平凡”的角色。

设备,演员都有了,剩下欠缺的就是道具。说出来可能有点贻笑大方,因为拍摄中途出现的所有道具都是取自周围。

就像各种化妆特效,大多都是用水混合泥土然后糊在脸上身上,身上中刀的情节,就是用一块铁片焊上刀柄然后穿戴在身上,造成“逼真”的视觉效果。

那些直升飞机,汽车一开始也只是玩具,后来加上了绿幕才制造出各种特效。

那些逼真的“武器”其实都是破铜烂铁重新铸造,甚至是用木头制成。

所以演员拿在手上的都是些“虚有其表”的东西,但在电影拍摄上配合演员的神态和动作,足以让观众身临其境。

一个动作往往需要重复多次,为了更好的效果每一次艾萨克都会耐心教导。有时候一周只有几天有电,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里只能加紧拍摄和剪辑,过程里电脑还经常无故罢工。

艾萨克也戏言:“这里只有一台电脑,一个硬盘,每拍完一场电影就需要清空所有资料为下一部电影作准备”。

电影拍好后还需要自己和演员们上街宣传销售。没有报酬,身兼数职,艰难重重,但就是这样的一帮志同道合的人,拍摄的热情永远高涨,没有薪水也无怨无悔。

就是这样的“瓦卡莱坞”,这些年来拍摄了多达50部电影,最高的一场电影,成本也只不过是区区的美元。

所有这些电影都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乌干达文化,中西文化的相结合,第二个就是功夫、枪战、喜剧等元素的融合。

所以在艾萨克的影片里,你可以看到除了那些“突突突”的枪战,肯定会出现有模有样的功夫动作。

这一切都源于艾萨克小时候的经历。那时候上学路上有一家电影院,两位哥哥只要有电影上映总会偷偷溜进去看电影,回家后描述电影情节,模仿各种武打动作。

小小的艾萨克蹲坐一旁听得那可是如痴如醉,并决心将来自己拍一部武打片。于是长大后他一边工作糊口一边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此他甚至到国内来了一趟感受武术文化,同时在乌干达找到一位曾经前来国内学习武术的伙伴,开设武术训练班指导和训练演员。

天道酬勤,当艾萨克的第一部电影诞生后,旋即在全球引起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