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这句罗曼·罗兰的名言,是华为的企业广告语,因为特殊的语境,最近被广为传播和引用。
我们在欣赏高雅优美的芭蕾舞时,不会在意到芭蕾舞者伤痕累累的双脚;我们在使用华为手机拍出高清美照时,不会想到一代代华为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我们在享受一杯咖啡时,同样也不会想到,今天被世人喜爱,触手可得的咖啡,在历史上曾被多次“封杀”,命运坎坷。
荣耀的背后都是看不见的努力和坚守。今天聊聊咖啡的艰难“成长史”,看完会不禁感慨,每一杯咖啡的来之不易。
咖啡的被“禁”史
僧侣
首先,有一些关于咖啡是如何被发现的传说都充斥着对咖啡的恐惧和不信任,有一则传说是讲当卡尔迪带着咖啡从山上回来后,他把咖啡交给当地的僧侣,僧侣认为咖啡豆是邪恶的,甚至将咖啡豆扔进火里烧掉。
但被火灼烧的咖啡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所以僧侣们不久就认定,咖啡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而不是魔*的*药。
然而,咖啡从来没能完全摆脱被人类怀疑和恐惧的命运。
苏丹穆拉德四世
在中东,咖啡的故事源远流长,引人入胜,土耳其咖啡尤为出名。但是在几个世纪的文化中,曾有七年黑暗的时光咖啡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伊斯兰教认为咖啡令人陶醉的品质与伊斯兰教义相违背,所以,咖啡应被禁止。
年,在君士坦丁堡,穆拉德四世下令关闭所有的咖啡馆,并且禁止饮酒、吸烟以及喝咖啡。违反该禁令就意味着死亡——据说穆拉德四世乔装混到人群中,亲自斩首喝咖啡的人。
奇怪的是,禁令颁布时,咖啡在君士坦丁堡已经流行了一个多世纪,而穆拉德四世的禁令是与咖啡馆的流行及数量的增加同时出现的。
即使死亡的威胁迫在眉睫,咖啡的吸引力仍然很强,人们仍然在秘密咖啡馆里见面聊天喝咖啡。
穆拉德四世于年去世,虽然禁令并未解除,但由于咖啡贸易对帝国的经济有利,禁令已经很少执行了。伊斯坦布尔所有喝咖啡的人应该都非常高兴吧!
英国的女性
早期的英国咖啡馆在许多方面与酒吧相似,提供了一个公共会议空间。这一时期英国的*治气候,再加上人们对这种具有异国情调的刺激性饮料的担忧,导致了人们对咖啡馆顾客的普遍怀疑。
年,《妇女反对咖啡请愿书》(TheWomen‘sappealAgainstCoffee)出版,这是一本小册子,概述了妇女对咖啡及其嗜喝咖啡的丈夫的不满。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部讽刺作品,很可能是由男性创作的。
但讽刺作品的特点是,如果它不能以某种方式反映真理,它就无法发挥作用。这可能不是一份真正的请愿书;然而,它确实揭示了人们对这种新饮料的社会和*治影响的普遍担忧。
虽然咖啡没有被成功禁掉,但请愿书却流传了好几个世纪,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部分原因是它太脏了。
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
斯堪的纳维亚人(Scandinavian)喝的咖啡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居民都多,但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喝到咖啡。
当咖啡第一次被引入瑞典时,整个国家都为之疯狂。然而,腓特烈一世国王显然不是他的粉丝。年,为了抑制国民消费,他对咖啡(茶也是,但我们不要细讲)征收重税。在一个并非完全意料之中的转变中,这项税收所做的只是创造了一个繁荣的咖啡黑市。
更糟的是,*府官员开始没收咖啡酿造设备并对饮用咖啡的人处以罚款,直到年才最终颁布全面禁令。接下来的一个世纪,瑞典在全面禁止咖啡和征收重税之间摇摆不定,直到年,最后一次咖啡制裁才得以实施。
今天,瑞典是一个繁荣和创新的咖啡文化之乡,SCAE的咖啡世界甚至在年在这里举行了——弗雷德里克一世将在他的坟墓里滚动。
咖啡禁令中的性别差异
但是有时候你在哪里并不重要,因为咖啡禁令不仅仅与地域有关,还与你是谁有关。
君士坦丁堡、伦敦、瑞典……在很多地方,咖啡馆只接待男性(种族和阶级差异也影响了谁可以参与公共咖啡生活)。
女性被禁止喝咖啡的原因有很多,但通常是因为大众认为女性在公共场合和男性一起喝这种令人陶醉的饮料是不恰当的。对于女性来说,咖啡馆被认为是危险的地方(也就是说,女性是最早开始自己在家里冲煮咖啡的人)。
此外,人们认为咖啡可能对女性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事实上,关于咖啡因和怀孕的争论至今仍无定论,对于孕妇来说,经常会被告诫不要喝咖啡。
为什么要禁止咖啡呢?
那么,这些咖啡限制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事实证明,与其说它是饮料本身,还不如说是人本身,尽管人们对它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论点,比如在瑞典,人们实际上认为它会降低工人的生产力。
不,真正的问题是咖啡店里的社会力量。咖啡馆被看作是反叛和反独裁思想发酵的地方,是人们在异国情调的刺激下计划和策划的地方。因此,大多数具有历史意义的咖啡禁令,除了担心边缘化群体获得更多自主权外,还因为*府担心,如果让公民在一个世俗的、不受控制的集会场所集会,他们可能会做些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家庭自制咖啡,并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从公共领域移除,使咖啡变得不那么具有煽动性和威胁性。然而,当代人们对咖啡店兴趣的恢复可能意味着一些有趣的事情正在酝酿之中……
(作者:S.Parrish.)
咖啡的“奋斗”史
如今,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出口产品,它从被人类认识并首次食用,至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它和*治、宗教、经济、战争、医学、社交及环保均有密切的关系。
它催化了法国大革命;
它为英国工业革命带来足够动能;
它在拉美诸国*权交迭中起着微妙的作用;
它在美苏冷战中做了某种平衡杆;
它赶走了一个个独裁者,掀起了一次次革命……
阿拉伯世界:没有咖啡,就没有革命?
咖啡历史学家乌克斯在他最权威的著作《咖啡天下事》(AllAboutCoffee)中写道:“每当咖啡引进,就会助长革命。咖啡是人间最极端的饮料,咖啡因会刺激思考,老百姓一旦深思就想造反,危及暴君地位。”
早在16世纪,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大行其道的同时,就博得“麻烦制造者”的称号。统治者认为咖啡馆是疯狂的滋生之地。圣城麦加的年轻总督贝格发觉市面上讽刺他的诗文竟然是从咖啡馆里流出,勃然大怒,决定查禁咖啡。
年麦加所有咖啡馆被迫关门。阿拉伯世界的其他统治者和宗教领袖,也相继宣布咖啡为非法饮品。
君士坦丁堡的帝王担心在战争期间,民众多喝了两杯咖啡,就会发表反动言论影响士气,因此下令关闭境内咖啡馆。
并且出台了严厉的法规来约束民众:任何人只要喝咖啡被逮到,要享受棍子带来的“皮肉之苦”;第二次再犯,对不起,你完了。重犯者会被装进皮革的袋子,缝密,然后丢进博斯普鲁斯海峡。
然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还是有很多人冒着海底喂鱼的危险喝咖啡。禁令终究不敌潮流,最后不了了之。
咖啡是16世纪土耳其人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有明文规定:老公如果无法满足老婆对咖啡的需求,女方可以此作为离婚的理由。
法国:大革命的催化剂
西方人起初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来自阿拉伯的怪饮料。年在中东旅游的英国诗人桑狄斯写道:“土耳其佬常喝一种名为咖啡的东西,哈啦一整天。这种饮料黑如煤烟,喝起来味道也和煤烟差不多。”
但欧洲人没多久就疯狂爱上了这种“煤烟”。法国人因为咖啡的传入而减少了酒的消耗量。咖啡馆更成为知识分子批评时局的场所。
年意大利移民普罗柯布在巴黎赫赫有名的弗兰西斯戏剧院正对面开设后来也是赫赫有名的普罗柯布咖啡馆。它不但是巴黎首家,也是最经典的咖啡馆。大量演员、小说家、剧作家和音乐家在此聚会。伏尔泰、卢梭、富兰克林等名人均曾光顾。
法国史学家兼哲学家伏尔泰常常一次要在这里喝上40杯咖啡加巧克力。著名法国革命领袖丹东、马拉常在此共商大计。当时担任炮兵*官的拿破仑有一回喝了没钱付帐,留下*帽作抵押。
这家咖啡馆带动巴黎咖啡热。许许多多的进步思想在咖啡的刺激下酝酿、形成。这对年法国大革命的催化作用显而易见。可以想象,当年革命分子就在Caféfoy前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喝几杯咖啡提神壮胆(是不是和武松喝18碗酒过景阳岗有点相似呢),一口气攻下巴士底狱。
有诗为证:
丹东,可畏的丹东,
跳上演讲台前,
先喝下几杯咖啡,
好比马儿干活前总要吃粮草……
——19世纪史学家米契雷
英国:为工业革命注入动力
年以后,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这股风潮到了年以后也席卷其他欧陆国和北美。工厂体系的发展大幅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步调、态度和饮食习惯。
咖啡成了广大劳工阶级饮食的一部分,为工业革命带来足够的动能。工人在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开始喝咖啡。她们误以为这是补品,因为喝了以后干劲十足。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工人为了多赚几分钱,马不停蹄地操纵织布机器,根本没有时间料理三餐,咖啡和面包就成为果腹圣品,至少喝咖啡后会让人觉得很温暖,精神百倍……”
咖啡原来是贵族的饮料,从此变成劳动阶层必备的提神剂,一般百姓早餐必备的啤酒和浓汤,也被咖啡取代了。
萨尔瓦多:以咖啡的名义,点燃战火
在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一场场战火、一次次血腥杀戮、一波波革命斗争都是以咖啡的名义进行的。
举个例子,20世纪30年代咖啡高占萨尔瓦多90%以上的出口值,但是在咖啡田里流血流汗的印第安人每天苦干10小时的工资只有12美分,地位和奴隶没两样。年1月22日,萨尔瓦多西部高地咖啡产区的印第安人在领袖马提号召下起义。当天晚上,伊札科火山突然爆发,似乎是在渲泄农民长期被迫害的怒气。
然而,手持棍棒、铁锄的农人抵挡不住*队的子弹,遭到了独裁者马丁尼兹的血腥镇压。为了保护咖啡田老板及上流社会的安全,*方大开杀戒,短短几周内,3万人遭屠杀,马提也被害。这场与咖啡有关的杀戮至今仍列为萨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危地马拉:咖啡豆中出*权
年艾班兹当选危地马拉总统,决定实施土地改革。当局把多座外国人经营的咖啡田转交给农民合作社。
然而,这次改革却触动了美国人的神经。受创最大的是美国人所投资、兼营咖啡生意的联合水果公司。该公司许多有待开垦为咖啡田的沃土被危国当局照价充公。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却假公济私,出面为联合水果公司争取公道。他的哥哥艾伦·杜勒斯不但是中央情报局局长,也是联合水果公司董事之一。两人联手丑化该国的“土改”。
位高权重的杜勒斯兄弟在年8月说服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成功行动”,由中情局秘密颠覆艾班兹*权。艾班兹在美国压力下离职,新总统阿马斯是由美国“钦点”上任。他上任后立即废除“土改”,禁止**活动,成立秘密警察,解散工会组织。在艾班兹统治下眼看就要取得可耕地的农人,一下子又变成一无所有。
美国对此视而不见,并诡称危地马拉是拉美*治、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实验室。阿马斯不得人心,年遇刺身亡,危地马拉陷入长期动荡,这都是小咖啡惹恼美国佬,美国干涉的结果。
美国:为咖啡豆放弃亿万家财继承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的执*者、*方将领均掌有庞大咖啡田,吞噬大部分获利,农人则三餐不继。许多农民尤其是印第安人加入游击队组织,偷袭*府*,当局则以大屠杀回报,加剧咖啡农与*府间的深仇大恨。年危地马拉的卢卡斯将*掌权,以铁腕扫荡游击队,酿成大屠杀。
又是美国,惟恐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步上尼加拉瓜后尘,因此对*府*的暴行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派出直升机协助扫荡游击队。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美国国内不少有识之士也揭竿而起,为受苦受难的咖啡农说些实话,做些实事。他们的努力为中、南美洲的和平做出了极大贡献。
全球四大咖啡公司之一的宝侨公司创办人的曾孙鲁比·坎宝曾在萨尔瓦多住过两年,对*方侵犯人权的行为深恶痛绝。返美后他发现麾下佛吉斯咖啡竟然向萨尔瓦多采购大量生豆,为了抗议“宝侨”资助刽子手,鲁比·坎宝宣布放弃宝侨集团的继承权,引起轩然大波。
巴西:咖啡废掉王位,咖啡压死总统
巴西和中美洲国家于年、年相继脱离葡萄牙、西班牙殖民统治后,才开始重视咖啡作物,因为大量栽植咖啡,巴西保有奴隶制的时间比西半球任何国家都来得长。期盼以咖啡的利润协助巴西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巴西咖啡业主倡议废除黑奴制,而实行产能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农奴制,并趁着国王培卓二世出国,由他的女儿伊莎贝尔公主在年5月13日签下“*金法案”解放所有黑奴。
一年后,在咖啡业主活动下,培卓王室被迫交出王权,巴西成为共和国。以后几年,巴西的国*均操在咖啡人手中。
二战后,美国与拉美诸国关系相当紧张,原因还是因为小小的咖啡豆。豆价太高,老美就批评产国囤积炒作;豆价太低,产国就炮轰老美喝咖啡农的血。只有豆价合理时,紧张关系才得缓解,但合理价位为时都不长。
年7月间巴西豆价受国际咖啡行情影响剧挫,为了维持豆价,巴西被迫收购供过于求的豆,花了不少钱。瓦加斯总统派代表向美国银行借钱,以偿还维持豆价所积欠的庞大债务,却遭到拒绝。
巴西通货膨胀更为恶化,货币面临贬值,*经乱相层出不穷。内外交困的压力使得瓦加斯于当年8月24日在其卧室吞枪自尽,终年71岁。
他在遗书中写道:“数十年来,国际财团不停蹂躏我国……试图阻碍我为国家创造财富并干涉我国自主权……我们一旦为居高不下的豆价作辩护,就会遭到难以承受的压力,终至屈服……
而今,除了鲜血外,我没有任何东西献给祖国。”年瓦加斯因为豆价崩跌,巴西陷入经济危机而接掌*权,24年后却又因为咖啡豆价剧挫而赔上老命。他的*治生涯和巴西历史一样,都和咖啡树纠缠不清。
乌干达:咖啡豆收拾掉独裁者
乌干达强人阿明年*变上台后,实施独裁统治,同时赶走境内的亚洲人,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发展,只有咖啡成为国家经济命脉。
阿明的独裁行径遭到国际谴责,《纽约时报》讽刺美国每年向乌干达采购2亿美元咖啡豆,无异于资助阿明。俄亥俄州众议员唐纳彼斯向众院提出法案,要求美国*府停止进口乌干达咖啡,以迫使阿明下台。
美国通用食品、宝侨、雀巢和其他大型烘焙公司也通过美国咖啡协会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乌干达*府。在这种局势下,年2月美国国会就乌干达局势举行听证会,7月通过抵制乌干达咖啡豆。美国的禁令大大削弱阿明的经济来源。其*队士气受创。隔年,坦桑尼亚出兵乌干达,阿明被迫下台。
阿明下台后,美国取消了禁运令。对一代强人阿明而言,成也咖啡败也咖啡。美国*客就靠咖啡,不花一颗子弹搞垮阿明*权,为咖啡史添增一页传奇。
美国、苏联:热咖啡与冷战
年,美洲国家组织经济暨社会咨询会议(ECOSOC)发给拉美国家的报告,预测未来产量过剩,豆价有再度重挫之虞,除非各产国立即采取强力措施,制定配额,封藏多余生豆。此报告并非危言耸听。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国务院出席ECOSOC的代表蓝道率先签字同意。美国向来对干涉市场供需的集体行为不能容忍,为何这回改变立场?原因是美苏冷战,而非雪中送炭。
50年代中期,美国情报显示苏联正加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治攻势,拉美也是其目标之一。惊恐之下,美国不得不对自己的后院邻居做出若干让步,放出些和平鸽。就连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也展开南美亲善之旅,试图拉近双方关系。
然而尼克松所到之处遭到民众辱骂、扔石头,差一点丧命异域,“尼克松去死”之声不绝于耳。美国以前干涉他国内*,压榨南美咖啡农血汗的恶劣印象,一年半载是消不了的。
尼克松受辱回国后,美国当局才发觉事态严重,不时以电话和中南美洲国家驻美大使馆商谈有关咖啡的问题。毕竟只有咖啡才是拉丁美洲国家最感兴趣的议题。
哥伦比亚的咖啡代表威胁美国人说:“咖啡农饱受豆价走疲之苦,恐怕会影响产国对美国的态度。”
年巴西故意作态,派出代表团访问苏联,洽谈以物易物合约,以咖啡交换苏联石油、小麦和飞机,借此增加和美国的谈判筹码。同年,古巴卡斯特罗宣布和苏联结盟,并将境内的美国公司收归国有。美国更感到有必要签下咖啡配额协议。
年3月,肯尼迪发表演说,向“咖啡*治”低头。
年7月,各国出口咖啡配额初步确定。经过美国参、众两院两年的激烈辩论,山姆大叔最终于低头,年7月国际咖啡配额协议批准生效。
这项协议是山姆大叔让产豆国占尽便宜的最大让步,而美国也通过此举“有效防范”了苏联将非洲及拉美各产豆国“拐”进自己圈子的“企图”。
看完咖啡的故事,是不是很想认真喝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