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卢旺达,人们自然会想起这个非洲国家被欧洲殖民的历史,想起上世纪90年代的那场种族大屠杀和记录这起悲剧的电影《卢旺达饭店》。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卢旺达已经完全“不一样”!它成了“头号改革国家”、非洲第二安全的国家、卫生状况“干净得如日本”……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对卢旺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予以高度肯定,称“卢旺达的进步要归功于强有力的领导、实行全民健康覆盖、卫生工作者获得良好支持和公共卫生信息得到清晰传达”。《环球时报》记者近些年到卢旺达采访,也切身感受到这个国家的与众不同。
全民健康覆盖是最好防御
卢旺达是全球范围内能尽早抑制疫情蔓延的国家之一。截至8月16日,卢旺达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多例,其中治愈病例多例,死亡病例为8例,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远低于地区及全球平均水平。据了解,卢旺达3月14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但该国3月9日就由总理牵头,成立了跨部门的联合工作组。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后一周,卢旺达宣布了严格的“封城”措施,包括关闭边界、要求民众居家、禁止跨区旅行等。卢旺达总统卡加梅等领导人也时常在公共媒体上号召大家增强防护意识,养成戴口罩和勤洗手的习惯。卢卫生部长达尼埃尔·恩加米杰强调,“任何卫生系统只取决于最薄弱一环。无论是埃博拉、新冠病毒、麻疹还是其他病原体,全民健康覆盖是我们最好的防御”。
卢旺达能成为全球抗疫的一个“模范生”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到过卢旺达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国家,甚至有网民说“卢旺达干净程度不亚于日本”。“卢旺达,不一样!”这是《环球时报》驻南非特派记者在走访20多个非洲国家后最大的感受。卢旺达的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国家面貌和安全上。近两年,记者已3次深入卢旺达采访,最近一次是今年1月采访位于刚果(金)布卡武的维和部队期间从卢旺达过境。从卢首都基加利到边境需要8个多小时的车程,虽然山路居多,但道路基本平整,沿途还有持枪士兵把守。一路上的森林风光十分宜人,路边也有看上去不错的农舍。记者遇到几位从国内专门来考察的旅行社老板,他们都表示,很愿意开发卢旺达的旅游线路。
在卢旺达,外国游客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在城市街头行走很安全,可以遇到巡逻的军人,大家喜欢晚上去酒吧坐坐。卢旺达的华侨华人也常说:“放心,这边晚上出门没问题。”美国咨询公司盖洛普年、年发布的《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显示,卢旺达是非洲安全排名第二的国家,且年列全球第40位,年又提升4位。
基加利机场不大,安检很严。《环球时报》记者没有听过卢旺达海关人员像某些国家机场工作人员那样,会翻看行李“找茬”索要贿赂或小费。很多游客对当地公务人员的清廉表示赞许。采访中,记者得知,卢旺达政府力图打造廉洁高效的行政机构,对索贿腐败官员惩罚非常严厉,口号是“零腐败”。因此,一些外国投资者对来卢旺达投资没有什么心理包袱。
世界银行评出的“头号改革国家”
卢旺达有“千丘之国”之称,而首都基加利由7个山头组成。贫富差距在这座城市也有所体现,有的山头高楼林立,而山脚下却是连片的瓦房。马路两车道居多,主路是4车道,满街跑的都是二手丰田车。有私家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因此,基加利最方便的出行方式是打一辆摩托车“的士”,大概一公里卢旺达法郎(约0.21美元)。驾驶“摩的”的人有时车速快得让人有些担心。他们都穿着红色制服“马甲”,背后有编号。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摩的”由政府统一管理。曾有一位到卢旺达出差的中国人为赶时间,在不同的车站、机场之间多次搭乘“摩的”,他最后对卢旺达这种大众交通工具赞不绝口,认为其“管理水平绝对非洲第一”。基加利有2万到3万的“摩的”,一名车手平均一天能赚1.8美元,能满足基本的温饱。记者和这些底层劳动者聊天时,他们显得很乐观,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有的还说:“希望你们这样的外国人多宣传卢旺达,有更多人来旅游,我们的生意就会好起来。”
卢旺达是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平均年增长率超过6%。近些年,卢旺达的经济表现着实亮眼,特别是营商环境改善非常突出。世界银行发布的《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卢旺达营商环境在全球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8位,是前50名中唯一的低收入国家。在东非排名第一,在整个非洲大陆位列第二。该报告年还将卢旺达评为“头号改革国家”。卢旺达有着一系列推进改革的措施,包括卢旺达彻底改革了土地制度,建立产权并实现土地登记数字化;推出电子在线企业注册系统后,企业注册增加了一倍以上,已将开办企业所需时间从43天缩短到仅需4天;现代担保交易法为有担保债权人提供强有力的保护;简化的税收制度和监管改革加强了纳税合规性。
卢旺达发展委员会战略与竞争力部负责人路易斯·坎永加说:“卢旺达采取了雄心勃勃的方法来改善营商环境。我们将自己与世界上表现最好的经济体进行比较,把眼光放远一点。”正是这种“把眼光放远一点”,让卢旺达私人投资在过去8年中增长了60%,仅外国直接投资就增长了近40%。
国际舆论对浴火重生、已步入发展正轨的卢旺达有了越来越多的正面赞许,但不能回避的是,这个面积只有2.6万多平方公里的非洲内陆小国还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卢旺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超过美元,约39.1%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些民众还面临温饱问题,他们会抱怨说“街上还有乞丐”“底层民众没有积蓄”。卢旺达人口1多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卢旺达除了有锡、钨、铌、钽等少数矿产和咖啡、茶叶等农牧产品外,没有太多重要的自然资源。不管怎么说,改变仍在继续,毕竟这只是一个从浩劫中走出来20多年的国家,但就像从基加利上空看到的“人性的银河”一样,卢旺达无疑是非洲大陆的希望之光。
走出大屠杀的阴影
去年4月7日,在卢旺达大屠杀25周年纪念活动上,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与出席活动的埃塞俄比亚、乍得、吉布提、尼日尔、比利时等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遇难者献上花圈。卡加梅还和非盟委员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共同点燃寓意“希望之火”的火炬。卡加梅在卢旺达民众中威望很高,他在讲话中说:“虽然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有残缺和伤疤,但我们不再孤军奋战。我们的人民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很少或没有抱怨,这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更团结。”
在20多年时间里,卢旺达一直努力推进民族和解政策,希望在历史教训中让卢旺达人学会宽恕和团结。卢旺达政府把反对部落主义、分裂主义写入宪法,还启用传统的加查查法庭,把大屠杀施暴者和受害者召集在一起,让罪犯表达忏悔,鼓励受害者宽恕,推动双方达成和解。从2年至年,1.2万个加查查法庭审理了近万起案件,帮助卢旺达人克服长期殖民统治遗留的民族问题,走出大屠杀的阴影。在居民身份登记中也取消“民族”选项,当地人介绍自己时不会提及所属民族,而会说“我是卢旺达人”。《环球时报》记者在卢旺达采访期间曾看到,在社区内专门设立了固定悼念场所,供民众平日悼念逝者,而每家每户晚上也会留一盏灯,给当年的遇难者祈福。非洲很多国家的电力供应还相对紧张,但在卢旺达,当记者用无人机俯拍基加利的夜景时,那点点灯盏形成的“人性的银河”无疑让人感慨万千。
有分析人士认为,卢旺达根据自身国情、民情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做法。如在政治上,虽然卢旺达实行多党制,但各党派的设立和运行均须履行严格的手续,因此得到国家承认的合法政党数量有限。目前,重新登记获政府承认的合法政党共有11个。由于历史原因,现任总统卡加梅所在的“爱国阵线”在卢旺达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凤凰城”“远景城”看发展之路
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为卢旺达提供了强有力的抗疫支持。中国政府、民间机构和企业向卢旺达捐赠了大量口罩、红外测温仪、防护服等抗疫物资。卢旺达官员及一线医务人员多次同中国专家进行远程视频连线,交流抗疫经验。卢卫生部官员说,“学习中国抗疫经验非常重要”。中卢联手抗疫,是两国近年来关系快速发展的一个写照。在去年7月4日的阅兵式,卢旺达军人还喊着清晰的中文口号,走起中国式队列。
据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介绍,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为卢旺达带来了90余个价值近5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机会。目前,有多家中国企业在卢旺达开展制造、加工、房地产、矿业及旅游业等业务。卢旺达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矿产和农产品。首都地标建筑基加利城市塔和道路整建工程都是中企建造的。《环球时报》记者和在卢旺达发展的中国企业家聊天,他们中有的会谈起要在卢旺达购房置业,说“很看好这个宜居之地”。的确,这里有很多中国企业承建的房地产项目,有的叫“凤凰城”,取凤凰涅槃之意;有的叫“远景城”,则与卢旺达“远景”规划有关。卢旺达政府和阿里巴巴走得很密切,马云专程来过卢旺达,现在卢旺达有一个“盒马村”,专门给中国供应新鲜辣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永升也是个“老非洲”,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年他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一家国有建筑企业,当年9月被派往东非国家。当时因工作需要,他也经常去卢旺达出差。那时的卢旺达贫穷落后,在村庄里,看到的是“女人下地干活、男人路边闲聊”。第二年,也就是年10月,侨居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成卢旺达爱国阵线与胡图族政府军爆发内战。
赵永升说,后来他在法国做研究,又有机会去卢旺达,见证了这个国家抚平创伤,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混乱走向发展。他过去10年考察过卢旺达的一些有中国企业投资的工厂,有的解决了数百人的就业,工人们也很忙碌。赵永升认为,卢旺达等非洲国家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政府和企业的贡献。30多年前,中国政府主要是简单的经济援助和中国企业在非洲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现在,中国政府是援助加贷款,中国企业则是近乎全产业链的投资和建设。这些都给卢旺达这样的非洲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作为经济学教授,赵永升在巴黎和北京都给来自卢旺达和其他非洲国家的高级官员代表团上过课,这些非洲官员都坦言:“中国从一个穷国快速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经验最适合非洲国家。”据他了解,近些年,有中国人和卢旺达人通婚,还有不少人联合办公司、一起做生意。在卢旺达,无论城市乡村,当地人都对中国人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