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兆江并没有决定教育市场、引领智能机风潮,而是走了一条更简单、明智的路。“就打功能机市场!”这个定位,让传音手机在智能手机崛起的前夜,经历了非常迅猛的发展期。
多年后,竺兆江总结过一条经验:“要在非洲市场做出成绩,首先要看有没有经营品牌的DNA,其次要看是否有适合非洲的打法。”什么是适合非洲的产品?如何俘获非洲用户的心?这是有十年销售经验的竺兆江,最优先思考的问题。一切的答案,都藏在“本地化”里。竺兆江曾有个比方——台湾人喜欢的辣,和湖南人喜欢的辣一定不一样。所以传音针对当地市场,花了很多力气做调查研究。在街上和行人谈话、去商店问销售员、观察非洲人怎么用手机……乃至于琢磨本地语言、本地审美观,传音的整个产品研发,完全围绕当地特色来进行。拍照,是非洲手机市场最大的需求之一,也是最大的痛点。传统拍照、视频聊天对于黑肤色极端不友好,因为一般的手机都是通过脸部识别,拍黑肤色就成了一团黑。传音的工作小组,通过大量搜集当地人的照片,进行反复试验,根据黑人的脸部轮廓、曝光补偿、成像效果的分析调试,研发出了适用黑肤色用户的美肌模式。通过人的眼睛和牙齿来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强曝光,传音手机拍出来的黑人妹子,变成了漂亮的巧克力肤色,令非洲消费者一见就爱。除拍照外,传音还在其他因地制宜的属性上做到了极致。比如:非洲天气炎热,容易出汗,传音便开发了具有防汗防摔功能的机型;非洲人热衷歌舞,传音手机在年推出了主打音乐功能及随机赠送头戴式耳机的策略……这些真正贴合当地消费需求的强大功能接连推出,传音也渐渐成了非洲消费者眼中的神机。当多数品牌强调硬件参数时,传音早已把焦点放在用户体验上,而且是根据人种进行专属定制。这使得其在非洲大陆无往不利。不仅深入非洲城市,还走进了大大小小的村落。尽管在产品功能上,传音选择了为非洲朋友多想一步,多做一点,但这些思考和随之产生的功能,却并没有让传音把产品定位到高端。无论是功能机,还是智能机,传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好用的前提下,做到尽可能的便宜。这同样是出于本土化的考虑——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GDP,在年也刚刚超过美元,这仅相当于中国年的水平。与产品本土化配套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无孔不入的渠道。传音手机在非洲的广告策略相当“接地气”——不上电视,只上墙!“从内罗毕的机场道路到坎帕拉的贫民窟,只要有墙的地方,就少不了Tecno的涂墙广告。”甚至,连马路边的电线杆也有它的身影。这一策略,像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乡镇市场的营销手段。轰轰烈烈的“涂墙运动”,不仅效果极佳,甚至还拉动了当地油漆生产企业的生意。传音立足非洲后,不少国内手机厂商,尤其是深圳华强北的山寨品牌,也频频效仿,他们跑到非洲开产品发布会,甚至声称“要把Tecno干掉”。但是,传音并不怕这样的竞争,因为经过几年的建设后,他们的渠道优势已经相当明显。相较国内已经兴起的网购,非洲市场仍停留在实体店消费阶段。因此,传音开设了大量门店,这些门店遍布于非洲大大小小城市中的商业地段,既是销售点,也是维修店,更是广告牌。渠道建设上,传音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先从贫穷落后的乡村做起,一步步进攻非洲城市中心,并以较低的价格让用户快速接受。相较之下,诺基亚、三星进军非洲时,均直接忽略了低端功能机市场,留下了大片空白。十多年的开拓与发展,让传音手机扛住了海外市场的洗礼,甚至有当地用户误以为它是德国制造。这个错误的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却是用户对传音的另类认可,也是其他国产品牌迈不过去的坎。尽管已经横扫非洲,但传音仍不敢懈怠。在传音的本土化策略中。除了前端的市场调查和本土化产品开发,后端售后服务和物流体系同样重要。有了当地的工厂,传音就可以就近供货,节省成本;有了维修点,传音就抓住了用户,维护住了口碑,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数据显示:传音已在全球建立了个售后维修点,拥有非洲最大的用户服务网络。无孔不入的用户渗透、品牌触达,让传音深入非洲用户的内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降临非洲后,这种地位,也让这个中国品牌悄然掌握了非洲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来自IDC的统计表明:近些年,随着非洲通讯基础建设日趋成熟,以及用户对行动通讯的需求强劲,非洲已经成为全球手机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其中中非、东非地区增长最快,包括埃塞俄比亚、刚果及马达加斯加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正是传音手机已经打下的坚实堡垒。立足非洲的成功,让竺兆江逐步计划将盘子做得更大,把经验复制到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年,传音手机进入印尼;年4月,传音5款手机在印度上市,并宣布在当地建厂;同年9月,传音年度旗舰机Phantom6/6Plu亮相迪拜哈利法塔,宣布进军全球市场;年,传音手机又先后进军孟加拉国、尼泊尔……几年后,这些落地的种子开始开花结果。在南亚地区,传音自年就稳居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的市占率第一的宝座,占据了约40%的市场份额;在孟加拉,传音年上半年的市占率为19.7%,排名第一;而在印度市场的智能机市场,传音同样表现不凡,市场份额从年的3.0%提升至年上半年的6.9%。与之对应的,是快速增长的销量:年,传音手机出货量超过万部,年突破万部,年则高达1亿多部。近几年,非洲市场开始发生迭代,功能机不再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对象,而传音的智能机仍然在年实现了万部的销量。这些全部销往海外市场的手机,令传音成为业内名副其实的“出口之王”。从非洲到南亚,传音攻城拔寨的过程中,也持续面临挑战。中国制造出海,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任传音控股东非大区经理王翀说:“开始时,我们会拿一些手机给人家去看,但是人家一听说你是来自于中国的企业,就是‘我不想跟你谈,你出去’。”这样的局面,如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在于传音对于当地整个生态系统的融入和共赢。传音有一个经营理念:Together,WeCan,即共创、共享,和合作伙伴相融共生。自始至终,传音手机走的都是正规铺货的路子,紧紧捆绑非洲的手机代理商,竺兆江并不图猛,而是希望把渠道一点一点做实。以化整为零的各级代理商作为渠道分销,整个销售网络的现金流周转速度更快,对代理商的捆绑也更紧,慢慢地,就有许多创业者,抢着加入传音手机的专卖队伍中。另一方面,传音手机也协助当地运营商推广数据业务,扩大用户基础,并且提高了平均用户的营收贡献度(ARPU),借此将自己与运营商链接在了一起。在竺兆江看来,“中国民营企业征战非洲的最大优势,即拥有世界水准的中国制造产业链,可以近距离吸收中国这个红海的实践经验,并且比国际巨头更灵活。”在非洲做生意,并不只是经营的“技术”,更是做人和文化的“艺术”。很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在“对待非洲朋友”的外交政策上,曾经讲过四个字:真、实、亲、诚。这同样成为了传音的宗旨。一个例子是,由于当地缺少熟练技术工人、且需要重新培养人才,传音在埃塞俄比亚的组装工厂中,吸纳了当地90%的员工,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并在期间手把手教会当地人如何做生意。“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站在更高层面,竺兆江深知作为出海企业,实现中非人民的利益双赢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跨国合作,也才能助力自己的企业行稳致远。他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常用一句话激励员工:“我们是长跑型企业,绝对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出卖未来。”有了这种格局,让传音在非洲也获得了很高的官方评价:“传音在很多方面让我们国家获益匪浅,它是(中国)第一家将产品出口到海外,并为(埃塞俄比亚)国家赚取外汇的外国公司。”埃塞俄比亚工业部副部长阿莱穆·西梅曾经这样说。16年,奠定了传音独一无二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这种非典型式成功,更多取决于创始人的决策。尽管竺兆江职业的起点是销售,但是理工男出身的他,做事专注、认真,非常讲究原则。传音自创立的时候,他就主张“不能赊账”的原则,并坚持“先收款再发货”,与代理商形成良性合作。因此,外界对传音成功的评价是:技术并不领先,商业模式也谈不上创新,但贵在认真。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